1月29日,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救转运站在我院青秀区分院举行。我院青秀分院成为南宁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 疫情定点收治医院。

1月24日至26日,全体职工昼夜不停地持续作战,仅用三天时间便完成五层隔离病房的布置。目前青秀分院有护士74人,医生28人,医技人员17人。


院领导有针对性对院区进行改造,将院区科学划分为接诊区、隔离留观室、隔离病区、值班人员工作区和生活区,并设置独立的收费挂号、诊室、化验室、放射检查室及药房,避免了就诊人员之间及疑似病例与工作人员的交叉感染,全力做好发热门诊的隔离工作。应对发热患者就诊筛查高峰,确保病患全覆盖、不漏诊。
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在不影响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各临床科室正常值班、接诊的基础上,我院从呼吸科、感染科及重症医学科抽调多名技术骨干作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疑似病例会诊专家,支援青秀院区工作。同时,寻求南宁市传染病医院专家帮助,进一步完善了诊疗流程。逐一落实应对措施,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积极做好发热病人的分诊、取样、诊断、隔离、救治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全力以赴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由于人员相当紧缺,在医院领导组织各科室医护人员商议探讨下,对值班医护人员进行科学排班。为尽量节约物资消耗,把值班人员分为4组,每一组进入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要工作6小时后,下一组才能进入替代,全院医护有序增援。隔离病区上15天班出来需隔离两周。
所有医护人员都在24小时待命。昨晚半夜12:00左右,紧急通知第三梯队入驻隔离病区,9位医护人员仅用20分钟集结完毕入驻。


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时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监测体温。保卫科每班站岗,维持患者有序就诊。
按照卫健委颁布的三级防护原则和院领导要求,为确保防护用品充足及临床一线的员工安全,医院紧急多方筹措防护物资,并已把防护服、不同专业等级的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发放至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分院收治西乡塘区、良庆区、青秀区、兴宁区辖区医院发现的疑似病人,高速路口排查出来的疑似病人以及有疫区接触史的人,目前已收满三层隔离病房。

来自隔离病房的声音:该院的邓生智副院长是副主任医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最早由他带头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目前他在隔离病房里工作,并承担了电话会诊任务。高峰时期,他电话间隔不到5分钟,电话多的时候他甚至彻夜不眠,手机一直要充电才能使用。
他说:“现在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精神面貌较好,情绪也较乐观,虽然防护用品紧缺,但大家相信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战。”
作为一名有6年工作经验的护士,小杨护士说自己遇到过很多突发情况,很多事情都可以从容解决,并没有那么茫然和无所适从,但随着返程高峰期的到来,收入的病人突然增加,压力还是挺大的。
她还说,防护用品紧缺这是全国都存在的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民众的配合度很高,作为一线工作人员她希望大家的关注点可以适当转移,减轻恐慌情绪。
医护人员密切接触患者,当问道她担不担心被传染时,她说:“担心是肯定的,但人类的医学发展一直都在进步,药品、疫苗研发的速度和防护措施都有很大进步,我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
截至目前分院收治疑似病人43人,隔离观察40人,排除3人。全院干部职工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处置机制,切实履职尽责,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厚重的防护服,掩盖不了你们炽热的医者之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我看不清你的脸,但我知道你在拼尽全力守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