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的频率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餐前、餐后2 h、睡前及夜间(一般为凌晨2~3时)。 不同患者SMBG的指导原则 美国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根据不同的患者人群做出如下原则推荐: 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每日2~6次,包括餐前,偶尔餐后,运动或重要事件前(如开车)及睡前。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每日4次,包括餐前和睡前。更准确的每日血糖情况可以进行其它时间点的检测获得,包括餐后1-2小时、夜间及运动前后的血糖。青少年患者的胰岛素需要量常需较频繁的调整。医生、患者及其监护人需要及时识别需要调整胰岛素方案的血糖谱,定期查看电子或书面血糖报告。 接受胰岛素或磺脲类或格列奈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结构化的血糖监测。强化胰岛素治疗:空腹,餐前,睡前及定期的夜间血糖监测;胰岛素± 其它降糖药:至少测空腹和睡前血糖;基础胰岛素+一针餐时或预混胰岛素: 至少测空腹及餐时或预混胰岛素注射前血糖,间断性测其它时间点血糖(如餐前,睡前,凌晨3点);必要时运动前或紧急事件(如开车)前进行额外的检测。 低血糖风险较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推荐每日检测。起始阶段定期结构化血糖检测(如餐时及睡前)可能在帮助患者理解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性。一旦A1C达标,较低频率的检测是可接受的。 妊娠糖尿病患者:不接受胰岛素患者:空腹及餐后1小时。接受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餐前及餐后1小时。 不同胰岛素方案的SMBG方案 目前大多数指南均推荐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每日至少需要3次血糖监测,但应根据不同的治疗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监测方案?!?015年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针对不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给出如下推荐: 胰岛素强化治疗(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在治疗开始阶段应每天监测血糖5~7次,建议涵盖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2~3点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主要涵盖空腹、睡前血糖,必要时测餐后。 基础胰岛素治疗: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 d空腹血糖,每2周复诊1次,建议复诊前1 d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和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建议复诊前1d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 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如果空腹血糖达标后,注意监测餐后血糖以优化治疗方案。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 d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每2周复诊1次,建议复诊前1 d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