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的南宁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迅速进入“冲刺模式”,联合南宁市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力推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基层筛查工作,加速构建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体系及能力建设,展现了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
 精准培训,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2月7日起,由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林洁主任带队,奔赴各县区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的第二轮项目培训,至2月25日,已完成南宁市五个县区的11家合作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工作,总院组织了呼吸慢病专家、呼吸康复护师等,通过开展慢阻肺患者基层管理、肺功能检查仪操作、呼吸康复技术等课程培训,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全方位指导。 成果显著,筑牢基层健康防线 自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项目组已累计完成近60次基层单位的诊治能力培训和30次卫生院设备培训,共派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培训人员190余人次,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800余人次。目前,30家合作单位已全部建成肺功能室,培养了100余名呼吸专长医生和肺功能护士,基层呼吸诊疗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项目组携手呼吸内科青年文明号志愿者多次深入卫生院,协助开展慢阻肺筛查活动,累计完成慢阻肺筛查问卷10000余份,提供免费肺功能筛查5000余人次。这些举措不仅帮助基层群众及早发现呼吸慢病,更为后续的规范化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助力,开启发展新征程 2024年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基层呼吸慢病防诊治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组未来将继续在人员培训、技术指引、设备支持等多方面发力,与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其呼吸疾病的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 通过建立“早防、早筛、早诊、早治”的防诊治体系,项目组推动基层呼吸慢病防诊治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努力实现呼吸慢病的全程管理,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继续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各方力量,推动基层呼吸诊疗能力的全面提升。项目组还将加强与国家政策的对接,积极探索慢阻肺病防治的新模式、新路径,希望能摸索出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将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不负春光,砥砺前行,为提升基层呼吸疾病防治水平、筑牢群众健康防线持续发力。撰稿:蒙芳婵 审核:林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