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这里被誉为“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都在上演生死较量。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作为南宁市综合医联体牵头医院,为进一步帮助提升医联体成员单位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借助医疗优质资源平台,不断发挥“传、帮、带”作用,护佑百姓健康。 近日,市一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一家基层医院收治了两名高龄且肺部感染严重入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即使在高水平有创机械通气下,仍出现血氧下降,呼吸窘迫、心力衰竭等情况,病情持续加重,患者命悬一线,情势十分紧迫!基层医院得知市一医院急诊ECMO团队有丰富救治经验,向我院急诊科李振华主任请求紧急支援。李振华主任带领我院ECMO团队,启动应急救援快速通道、精准联动,携带相关设备疾驰百里奔赴现场。在我院ECMO团队成员熟练的操作及周密的配合下,以最快的速度为患者装上了“救命神器”——ECMO,为两位危重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患者缺氧状态得到显著改善,呼吸频率下降,生命体征趋向平稳后,马上转诊至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入院后急诊团队根据病情制定严谨治疗方案,定时监测患者各项指标情况,随时调节ECMO的参数,每1~2小时就用手电筒细数ECMO模拟肺上的血凝块数量,关注患者的腿围及全身穿刺处皮肤情况。经急诊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悉心护理下,患者通气氧合功能稳定改善,病情逐渐开始好转。两位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先后在第4、第6天果断撤离ECMO,6-7天脱离呼吸机。我院急诊科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派车将患者下转回基层医院继续治疗。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ECMO团队,作为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的前锋,拥有严格专业训练的医护和丰富的转运经验,过去许多危重患者因无法耐受长途转运而错失了治疗机会,现可在ECMO支持下均可顺利完成转运。据统计,2023年初至今,我院急诊ECMO团队已成功独立完成27例ECMO治疗,标志着急诊科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院急诊ECMO团队不仅给病人带来新生,也为基层医联体医院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坚强后盾。这充分彰显了市一医院医联体的成熟运作,为危重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 近年来,市一医院积极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致力于构建与辖区群众健康需求相匹配、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位健康需求。并充分发挥医联体“桥梁”作用,不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的深度和广度。今年在疫情严峻与甲流肆虐时期,我院及时向53家医联体等业务合作单位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重症医学培训及甲型流感救治等培训资料,参训医务人员涵盖青秀区、兴宁区、武鸣区、马山县等多个县区共约3000余人,获得了市一医院医联体合作单位的高度赞扬。 一直以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推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医联体模式,有效促进了医院之间的紧密合作,共享医疗资源,无缝连接就诊路径,搭建医联体“生命桥梁”,为抢救病人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急诊科:梁立剑、邓翠云 医联体办:韦亚闻 审核:李振华、梁云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