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始建于1914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一家拥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致力打造成为立足首府、服务八桂、彰显特色、誉满南疆、令人民满意的医院。

“十三五”期间,市一医院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服务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从2013年屈指可数的3位博士发展至今拥有近60多位博士;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拥有国家创面修复(糖尿病足)培训教学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医学实验中心、临床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中心;11个自治区临床重点(培育)专科、8个广西卫生重点(培育)学科等;探索发展医联体建设,夯实分级诊疗制度,成立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开展远程医疗协作等,区域医疗服务“航母”浮出水面……不断书写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历程!
统筹规划 稳步推进医疗集团建设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思想,南宁市作为国家健康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城市、国家分级诊疗试点城市。在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市卫健委指导下,市一医院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党员干部和职工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医院建设驶入“快车道”,成为南宁市医疗行业新标杆。在院领导班子带领下,于2016年牵头成立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2017年成功构建南宁市首家“三二一”紧密型医联体分级诊疗体系;2019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揭牌成立,目前已吸纳24家医疗机构,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和公平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形成了以市一医院牵头的“1+4+N”的城市医疗集团一体化运营格局,构建起多元化合作共享“新高地”。截止2023年3月,已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协作、专科联盟、消毒供应、委托检验检查等各类医联体合作,合作机构近90家,服务延伸至玉林市、百色市、北海市、贵港市、桂林市、南宁市以及宾阳县、马山县、隆安县等六市三县六城区区域。
市一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以《医疗集团章程》为导向,明确集团各机构的功能定位,按照“协同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坚持发展“一盘棋”、管理“一模式”、合作“一张网”、服务“一体化”、发展“一条龙”等“五个一”做法,从基础设施投入、技术指导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成员单位服务能力。在市一医院指导帮扶下,集团成员单位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帮助新开设中医康复科、耳鼻喉门诊、眼科门诊等,如刘圩镇中心卫生院、伶俐镇卫生院等成员单位门诊、住院患者量不断增多,业务总收入得到提高;三塘镇卫生院荣获全国十佳能力提升亮点机构称号,成功复制“三塘模式”到南宁兴宁区、青秀区、宾阳县等区域,被自治区党委评选为优秀改革案例,区域内分级诊疗制度落到实处,居民基层首诊的意识增强,群众认可度增加。吸引梧州、柳州、昆明、海南、内蒙古等全国近200家机构专家前来参观交流。
注重内涵 全力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结合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看病需求,盘活基层医疗机构现有资源,全方位、全过程开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市一医院成立并依托人力资源、财务、医疗、护理、后勤、信息等十大医疗集团管理中心对成员单位进行垂直管理,保障人财物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投资上千万元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修缮就医环境、购买CT机等检查设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输血”和“造血”融合并举。选派上百名医务人员长期进驻成员单位,帮助其强化行政管理和学科建设,推进“内外儿”专科一体化管理工作等,补齐基层医疗技术短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免费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人员到院进修及参加专题培训等学术交流活动;向成员单位捐赠疫情防控物资,实地指导发热门诊建设、帮助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卫生系统副高级评审等系列活动。
据统计,自开展医联体(医疗集团)建设以来,共免费接收成员单位人员到院进修近500余人次;系统培训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近7000余人次(含线上培训),成功指导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条款和基本条款评审;近两年市一医院集团成员单位187人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40余项,填补技术空白,让老百姓享受到医联体带来的优质、经济实惠、便利的服务。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助推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
互联互通 逐步织密远程医疗协作网
市一医院充分发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技术优势,自2016年起开展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建设,共投入上千万元建立远程医学中心,包括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远程视讯等系统建设。目前,已与近40家医疗机构签约开展远程心电、影像等远程医疗合作,为其提供“点对点”的远程服务,填补合作单位心电、影像诊断等医疗服务的空白。打开合作新思路,创新将远程医疗协作与专科联盟建设有机融合。自2018年起,先后与贵港市桂平市、玉林市陆川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等地3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签约开展跨区域精神病专科联盟及远程诊断合作,充分发挥“1+1>2”的合作效应,突破空间地域的限制,推进面向基层、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逐步织密市一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借助互联网平台,多次举办多学科线上教学、远程医疗协作沙龙(线上、线下)等各类学术活动,影响范围辐射至江苏、海南、广东等区域,有效促进专科人才交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专科疾病的诊断、救治能力,深受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和基层群众的好评。
自市一医院医联体远程心电、影像诊断中心成立至今,累计开展远程诊断50余万例次。极大缓解基层、边远地区卫生专科医疗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改善基层医院人员匮乏、设备紧缺的状况,帮助基层实现同质化诊断、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使老百姓在家门口仅用一、二级医院的费用,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上下联动 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市一医院逐步推动“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发展格局,凸显医疗集团中心医院住院量及三、四级手术量增加,门诊就诊人数下降的态势。设立医联体综合服务部及转运中心,培养了一支熟悉医院科室布局、掌握就医流程且服务细致的优秀团队,采取“专人专事”方式,为患者提供优先预约检查、治疗、住院等“三优先”服务,针对老年人等就诊不便的特殊人群,实行“一对一”陪诊;开通医联体直通车,为三城区10余家医疗机构运送病情平稳的双向转诊患者、标本及药品耗材物品等。同时,在医联体成员单位构建涵盖青秀区、兴宁区、高新区、宾阳县等多个区域的综合服务站,持续优化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为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夯实分级诊疗制度“增效加速度”!群众“15分钟医联体就医圈”已然成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据不完全统计,市一医院累计为医联体成员单位20000余名双向转诊患者提供转运、导诊、随访等“三优先”服务,其中转运中心直通车累计转运患者及陪人5000余人次。综合服务部提供预约服务4000余人次,随访患者近20000余人次。获得医联体合作单位、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及赞扬!市一医院医联体(医疗集团)建设成绩斐然,多次得到人民网、健康报、广西日报、南宁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初心如磐践使命,砥砺奋进新征程!百年市一不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牢记“治病救人”的使命,勇担百年老院和市一医院医联体牵头医院的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党建引领,以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为抓手,全力夯实分级诊疗制度为目标,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医改的红利,在建设“健康广西”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的篇章!
(医联办梁馨文 审核梁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