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这是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ず驮擞霉婊烦猩掀粝碌闹匾荒?。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知识产权?;ば逃?,让我们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有力支持全面创新”主题活动为契机,走进知识产权保护,共赴创新未来。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二、知识产权取得方式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自作者创作完成时取得”,专利权“自专利局授予并公告之日起生效”,商标权“自商标局核准注册取得”。 三、知识产权?;な裁?/span> 知识产权?;さ氖侵橇Τ晒?、商誉等非物质性对象。 四、知识产权?;て谙抻惺奔湎拗?/span> 知识产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进入公共领域就不再受?;?,人们无需经过知识产权人许可即可免费使用相关作品、技术等。我国现行立法的相关?;て谙拗饕褐魅?/span>50年,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10年,商标有效期10年。但如果是人身性权利(作者署名权等)、非智力活动成果或非公开信息(商业秘密等),其?;て谠蛎挥惺奔湎拗?。 内容来源:中国普法 天津司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