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这一年,我们栉风沐雨,
这一年,我们履践致远,
这一年,我们收获满满。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又一年!
2022年,按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秉承党的二十大“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紧扣工作定位和年度工作目标建设工作。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市一医院充分发挥南宁市综合医联体牵头医院主导作用,仅2022年就新增17家医联体各类合作单位,持续扩大市一医院“医疗联合体朋友圈”。目前,已有近90家医联体等各类合作单位,服务范围延伸至桂林市、玉林市、百色市、北海市、贵港市及南宁市的六市三县六城区,市一医院医联体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医联体建设奋斗路
2022年1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2021年度工作总结暨理事会第六次会议顺利召开;相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医疗集团)。
2022年3月-12月,开启“百年市一 医联医路”2022年度医联体成员单位走访交流系列活动。
2022年6月,我院医联体建设成效受到自治区卫健委关注,为我院拍摄医联体纪实专题片《百姓健康一线?!吩诠阄鞴悴サ缡犹ǘ际衅档澜】倒阄骼改坎コ?,影响甚远。
2022年7月,迎接各级主管部门、兄弟单位来我院参观交流医联体建设工作,如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调研组、梧州市卫生系统等各级机构和部门。
2022年9月,成功举办第二届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沙龙,近40家医联体合作单位领导及代表参加现场会,远程心电、影像诊断网络得到进一步扩大。
2022年11月,携手专科探索开展医联体远程脑电诊断合作,实现零突破。
2022年12月,制作《市一医院医联体2022年简刊》电子版并发布,获得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其中一位群众赋诗一首,对我院医联体建设给予赞扬。
打造医联体建设品牌
成功打造医联体建设品牌。2022年度,成功创建打造“百年市一 医联医路”品牌。市一医院医联体办牵头组织2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到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走访、会诊、查房、评审指导、专题讲座等活动近60余次。据统计,市一医院2022年共免费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人员到院进修近50人次,系统培训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近6000余人次(含线上培训),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一致好评,有效扩大了“市一医联体朋友圈”。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医联体成员单位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也得到明显提升。市一医院医联体建设成效得到国家级、区市级多家媒体报道,成效显著。
夯实分级诊疗制度
高质量服务夯实分级诊疗制度。充分发挥集团内十大管理中心同质化垂直管理效应,市一医院医联体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在16家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构建综合服务站。同时,以“三甲复审”的标准,梳理并制定规范中心工作职责、制度。明确各站工作对接人员,指导建立工作制度、职责、标准工作流程,为顺畅双向转诊通道、夯实分级诊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转诊服务质量。
扎实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据悉,自2021年9月15日,市一医院与南宁市聚福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军休干部医养结合工作以来,为离退休军人、军属,提供预约、急诊、门诊、检查、住院等一对一的导诊、随访服务,共引导军休所转诊患者近250人次。以便捷、高效、优质的陪同就诊服务,让离退休军人及家属感受到市一医院崇军、拥军的浓厚氛围。据统计,2022年累计为医联体成员单位4700余名双向转诊患者提供转运、导诊、随访等“三优先”服务,同比去年增长19%,其中转运中心直通车累计转运患者近700人次。综合服务部提供预约服务1200余人次,随访患者4400余人次。多次获得医联体合作单位、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及赞扬!
推进信息化一体建设
现代化技术推进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市一医院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与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不断夯实基层基础,逐步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通过搭建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中心、双向转诊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让基层的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够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据统计,2022年度,市一医院共与31家远程心电诊断合作单位开展远程心电诊断15万余例次;与19家医疗机构进行远程影像诊断合作2.3万余例次。创新搭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与埌东医院、青秀分院、三塘分院等6家集团成员单位开通使用权限,并逐步推广。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蓝图已然绘就,新征程击鼓催征。市一医院将以更加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务实的作风,以志不改、道不变的韧劲,全力推进“健康南宁”建设,继续谱写“百年市一”华丽新篇章!(医联体办:韦亚闻 审核:梁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