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广西南宁市五塘镇的滕先生在地里拔花生时不慎被毒蛇咬伤右手食指,当即出现伤口疼痛,但滕先生当时没有在意,回家自行涂抹药酒后便上床休息,很快便出现全身乏力、头晕,口腔、牙龈出血不止等症状,家属发现后马上联系当地医院,当地卫生院紧急送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中毒救治中心。

急诊科值班的颜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查看病人,发现患者口腔、牙龈、泌尿系、消化道等多处出血不止,考虑是血液类毒蛇咬伤的可能性大,但一般的竹叶青、眼镜蛇等毒蛇咬伤“威力”没有那么大。当看到家属带来的肇事蛇后,不禁大吃了一惊,这条灰色花斑蛇竟是剧毒的圆斑蝰蛇。圆斑蝰蛇又叫“肾亏蛇、寡妇蛇”,是一种剧毒的血液类毒蛇,被咬伤后一般会导致严重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出血及肾衰竭而死。圆斑蝰蛇在东南亚蛇类中有“头号杀手”的称呼,死亡率非常之高,每年大约有1万人死于它们口下,即便救治后成功保命,很多病人也会面临中风、瘫痪、截肢、肾衰竭等后遗症。有受伤者表示宁愿被眼镜蛇咬,也不愿意被圆斑蝰蛇咬伤。 入院时滕先生已多处出血不止,查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已爆表,高到测不出,病情极为危重,如不及时处置死亡率极高。被毒蛇咬伤最重要的是尽快使用抗毒蛇血清,但我国没有抗圆斑蝰蛇血清,急诊科团队按照“同种单一,异种联合”原则,立即给患者加倍联合使用抗蝮蛇血清和抗五步蛇血清,并紧急输血等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圆斑蝰蛇咬伤会出现弥漫性血管性凝血(DIC),消耗大量凝血物质,早期的抗凝治疗非常关键,但病人入院时已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治疗可能加大病人出血的风险,治疗陷入了矛盾之中。关键时刻,急诊科主任李振华主任医师大胆的提出了“一边抗凝一边快速补充凝血物质”的治疗方案。经过一个晚上的努力,凌晨5点,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好转。一周后滕先生身体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无明显后遗症。出院时,滕先生激动的说:“感谢市一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将我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现在我又能回家带孙子了!” 
科普知识 夏季蛇类活动频繁,若不慎被毒蛇咬伤,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首先呼叫120,并拍下毒蛇照片或记住其样貌特点,以便医生判断毒蛇品种选择适当血清。 第二,保持安静,切忌慌张乱动,以免促进毒液吸收, 第三,将伤口置于低于心口处,在伤口近心端10到20cm绑扎,松紧程度以能伸进一指为宜,隔30分钟放松1到2分钟,避免缺血引起坏死。 第四,用干净的水持续冲洗伤口,并尽快到具有蛇伤救治条件的医院就诊。 (撰稿:颜怀兴 审核:李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