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学系流行病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流行病学处处长、研究教授兼副主席廖端平教授及其夫人来我院进行学术讲座,我院吴署粤副院长、黎洪棉科长等热情接待了远道而来的专家。

本次座谈会在1号楼20层学术厅举行,由吴署粤副院长主持,本院部分科室主任、重点学科负责人、博士及护理人员参加。 吴署粤副院长首先对廖端平教授进行了简介,廖教授作为一个广西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主要从事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研究,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其次希望通过此次讲座来提升我院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水平,使我院科研实力整体有所提高。 廖教授的科研讲座主题为“临床研究中的混杂偏离、修饰效应和中介效应”,他主要从临床研究中的混杂偏离、修饰效应和中介效应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重点阐述了临床研究混杂偏离的处理方法,并强调了风险比例这个因素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在商场环境中人群得流感的几率与是否打疫苗的案例,对修饰效应进行了讲解。通过睡眠质量与腹腔大网膜脂肪量关系的案例,对中介效应进行讲解并做出总结归纳。 美国目前主要的临床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临床研究,如果能处理好混杂偏离、修饰效应和中介效应这三方面因素,对科研课题的设计、申报及SCI论文发表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廖教授的讲解生动形象具体,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黎洪棉博士对如何将混杂因子中的单因素筛选出来与廖教授进行了探讨,何中扬主任对儿童参与临床研究的相关问题与廖教授及其夫人进行了探讨,与会的其他医护工作者也广泛参与了讨论。 本次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参会的医护工作者受益匪浅,开拓了视野,同时提升科研水平,为实现我院科研兴院的目标又迈近了一步。(科研科:张木子;审核:黎洪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