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即将来临,又到“冬病夏治”时。抓住养生治病黄金季节!

三伏天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很有特色的治疗方法,集传统医学的时间疗法、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等理论于一身,现代医学及科学技术也证实,此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某些慢性疾病的症状,减少冬季发病次数,使疾病减轻或痊愈。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
所谓“冬病”,顾名思义,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里、阴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导致肺、脾、肾三脏亏虚,阳气不足,机体免疫力低下,具体多为肺、脾胃、肾、鼻、关节等病症。
主要适应病症:
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咳嗽体质。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运动系统痛证——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妇科疾病——怕冷、痛经、慢性盆腔炎、宫寒不孕、孕前调理等。
儿科疾病——调节免疫、增强体质、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证等病症。
夏治
是指在夏季气温最高、阳气最旺之时,借用自然之“热”、“温”而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针灸、隔姜灸、埋线疗法、小儿推拿或内服中药等来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此时,人体阳气亦多生发而旺盛,体内凝寒之气也易除易解,故乘其势而治之,可获良效。
目前“三伏穴位敷贴”是各大医院开展的“冬病夏治”热门疗法,也是各媒体关注和争相报道的热点。但,这只是“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其中之一,我们提倡的是中医综合治疗的健康方案,辩证施治,更加个体、长效的治疗方案,以保证更好的提高冬病夏治的远期疗效。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
①穴位贴敷:温阳补气,驱散伏寒,宣肺健脾补肾,增强体质。

②隔姜灸:利用姜与艾的温热之性,驱寒效果更强。尤其适用虚寒体质之人。

③针灸疗法:将针与灸结合治疗疾病,直达病所,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疾病。

④埋线疗法:将可吸收的羊肠线植入人体穴位,可起到长效的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作用。对于繁忙的上班族和慢性疾病尤其适合。

⑤中药汤剂:温阳补虚,调和气血。

⑥小儿推拿:小儿脏气轻灵,经络纯净表浅,易于驱邪,通过手法刺激经络穴位,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适用于易感冒咳嗽体质、厌食、体虚多病等。

“冬病夏治”十大优势病种
| 优势病种 | 治疗方案 |
一 | 过敏性鼻炎 | 三伏贴灸+针灸+穴位埋线 |
二 | 反复哮喘 | 三伏贴灸+穴位埋线 |
三 | 易感冒、咳嗽 | 儿童:三伏贴灸+小儿推拿 成人:三伏贴灸+针灸 |
四 | 痛经 | 三伏贴灸+针灸+埋线 |
五 | 宫寒(不孕)、孕前调理 | 三伏贴灸+针灸+埋线+中药 |
六 | 慢性盆腔炎 | 三伏贴灸+穴位埋线+针灸 |
七 | 慢性疲劳综合征 | 三伏贴灸+穴位埋线+针灸 |
八 | 慢性胃肠炎 | 三伏贴灸+穴位埋线+针灸 |
九 | 关节痹痛 | 三伏贴灸+穴位埋线+针灸 |
十 | 亚健康保健、体质调理 | 三伏贴灸+针灸 |
2018年“三伏天灸”时刻表
伏前 | 2018年7月07日 | 周六 |
初伏 | 2018年7月17日 | 周二 |
中伏 | 2018年7月27日 | 周五 |
加强 | 2018年8月06日 | 周一 |
末伏 | 2018年8月16日 | 周四 |
加强 | 2018年8月26日 | 周日 |
1.一般三伏贴灸,时间在第一天效果最佳。如果想取得治病的最佳疗效,可在整个夏季进行冬病夏治系统治疗。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理论,夏季三伏时令,阳气旺盛,阴寒之气消减,人体阳气亦最为旺盛,气血循环、新陈代谢最为顺畅,此时顺应时节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疴之寒气,培补体内亏损之阳气,使在夏季缓解期的“冬病”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治疗效果优于平时数倍。因此伏前到末伏结束,整个时间段都是最适宜的治疗时间。
2.冬病夏治三年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一个疗程效果会比较显著。仅仅靠一个夏天的治疗是不够的。天赐良机,择时治疗,不要错过哦!

地址:七星路89号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
3号楼3楼
电话:0771-391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