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4小时快餐qq不限次数_300一晚同城约茶,楼风信信息论坛2024,51pc·mc品茶2024下载

?
 现在的时间是:
预约挂号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大众健康
 
患者通道>> 大众健康>>
宝宝发烧为什么要做血常规+全血CRP检查?
发布日期:2017-10-26 01:00    文章来源: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宝宝发烧到医院看病时,医生常要求采血做个“血常规+全血CRP”检查。不少家长都希望能省去这一针,觉得扎针宝宝都得哭半天,很是心疼!到底这两个检查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做呢?

CRP 作为一项理想的炎症急性期指标,在判断早期反应性炎症过程和坏死程度大小的意义已被临床广为认可。以CRP 参考值> 3 mg/ L 作为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界线也被广大临床医师所接受,而WBC 升高在辅助判断儿童感染性疾病方面所起的作用一直以来被临床常规性应用。文献报道CRP 值与WBC 成平行关系,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患儿经血清学检测和病原体分离而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而在患儿首诊时出现低CPR( < 3 mg/ L) 却合并高WBC( > 12 ×10^9 /L) 的结果,难以解释。

这是因为:①部分患儿就诊时体内CRP 水平已从高水平降至低水平,而WBC 在该时期处于高反应期,两者在代谢反应动力学上存在时间差;②CRP 在不同个体的表达上存在差异,从而造成患儿在单纯性细菌感染或细菌合并病毒性感染中的低水平表达; ③低水平的CRP 在炎症感染性疾病中是存在的,故不能单纯以CRP < 3 mg/ L 作为标准来鉴别细菌和病毒性感染;有条件时,应该对感染性患儿做低水平的CRP 检测,并应联合血液常规WBC 计数来综合评价患儿的感染情况;同时,动态监测CRP 水平变化的价值仍应在临床上予以重视;对于细菌合并病毒性感染的患儿在不能明确诊断之前,应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的分类。

一般情况下,当体内有急性炎症、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时,C反应蛋白会在数小时内出现并持续升高,而在病毒感染时通常不升高或仅仅轻度升高;随着病因解除、疾病治愈,C反应蛋白又会在短期内消失,所以C反应蛋白是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但C反应蛋白并不适于作为疾病诊断的唯一标准。医生需要结合宝宝的临床表现,同时配合血常规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后做出诊断。

血常规+C反应蛋白,是一个“完美”的组合!

1.能鉴别感染类型。血常规能详细看出患者的感染程度,通过分析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指标,可以提示究竟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果发现白细胞增加,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那么宝宝很可能为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增高,那么提示很可能为病毒感染;单核细胞的正常值是3%-8%,如果大于10%的话,证明更有可能是病毒感染。

2.可以监测病情进展。血常规虽然能区分感染类型和程度,但一般在患者感染两天后才会有所变化,而微量血CRP的检查,能在病人感染后12-24小时就会产生变化,可早期判断感染类型,它同血常规一样,常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每当病毒或细菌支原体刺激机体后,我们的身体就会快速产生这种C反应蛋白。一旦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水平立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C-反应蛋白大都正常。(检验科 叶盛林)


 
 
 
 
健康八桂
新浪微博
 
健康南宁
二维码
健康八桂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