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风靡已久,手机和电脑显示器会发出蓝色的光,这些蓝光会损害人的眼睛造成损害甚至失明,大家似乎出现了恐蓝症,恨不得蓝光从生活里彻底消失。那么,蓝光真的就是那么可怕吗?眼科医生来指导大家正确认识蓝光。 要提蓝光,首先要知道“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大类,其中可见光是指人的视觉能够感受到的光谱,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蓝光就属于可见光中的一种,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我们人眼对它感受到的颜色是蓝色,所以这个波段的光被称为蓝光。因为蓝光的波长相对比较短,所以能量比红光和绿光高,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视网膜上。但蓝光并不都是有害的,波长在415-455纳米以内的蓝光,在一些动物实验中被证实能够损伤视网膜,是“坏蓝光”,而455到500纳米之间的蓝光是有益的,是“好蓝光”,具有调节昼夜节律、产生暗视力以及影响屈光发育等重要作用。

2002年,美国Brown大学的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哺乳动物视网膜上实际存在着第三类感光细胞—内在光敏感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这类细胞不负责视力只负责光源中的蓝绿光成分,同时向大脑报告光线亮度和调节昼夜节律及瞳孔收缩。这就是为什么盲人也可以感受昼夜变换,也会存在瞳孔对光反射。当蓝光被视网膜上的ipRGCs细胞感知后,细胞向大脑的视交叉上核区域发出一个信号,并告诉大脑关闭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就是睡眠的启动器。所以蓝光是和我们的睡眠节奏有着密切关系的。 “好蓝光”也就是455到500纳米之间的蓝光可以抑制人类褪黑素的分泌,振奋精神,减轻抑郁。当我们早上醒来的时候,接触了太阳光中的蓝光后,我们可以重置生物钟,开始有富有活力的一天的生活和工作,白天的蓝光是我们的加油站。 而“坏蓝光”却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导致黄斑病变以及白内障,并且由于蓝光的波长短,聚焦点并不是落在视网膜中心位置,而是离视网膜更靠前一点的位置。为了看清楚,眼球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易引起视疲劳,导致近视产生或加深等。

除了自然的太阳光中有蓝光之外,还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无论LED还是CCFL)、数码电子产品显示屏、手机、电视、甚至汽车车灯、荧光灯、霓虹灯、各类浴霸、LED灯等新型人造光源中都含有蓝光。 虽然这样,并不需要过分担忧,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机体对光损伤有?;せ?。除了角膜、晶状体可吸收部分光以外,瞳孔的变化也有?;ぷ饔?。当大量光线进入眼内,瞳孔会缩小,当光线较弱时,瞳孔会放大。此外,我们的机体还有抗氧化系统,?;の颐敲馐芩鹕恕V挥械苯胙勰诘墓庀吖?,或光照射时间过长,加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弱,才会出现眼底以及全身的病变。 要杜绝蓝光造成的眼部损害,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度用眼,早睡早起,尤其避免睡前看和黑暗环境下看手机电脑;其次注意饮食结构,选择富含叶黄素、维生素的食物,亦可直接补充叶黄素片;另外注意生活中的光源,避免眼睛被过量光线照射,室内照明不应过亮;外出时应佩戴墨镜或变色镜,避免光线直射入眼;长期使用手机电脑的时候,应将屏幕亮度调暗,可隔段时间闭眼休息几分钟;晚上不宜长时间使用LED灯等。(眼科
唐彦慧)
|